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化处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发改参考 [2014] 第3期(总第3期)

来自:站点 时间:2014-12-01 浏览:38字体大小:

 发改参考

[2014] 3期(总第3期)     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  主编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回归………………………………………………………  1

力争3年内15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四川)…………………………………… 3

地方高校加速转型为应用技术型 不能一哄而上………………………………… 4

围绕地方高校结构调整 沈阳大学积极探索推进转型发展……………………… 5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 12

评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为何讳言职业教育…………………………… 15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上海电机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17

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2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 21

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 23

杨雪梅建议:政府应当支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32

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谋转型职业教育改革再引热议………………………… 33

部分本院校或转型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或注水式发展……………………  35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阵痛期有多长…………………………………………… 40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回归

最近,笔者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这类高校都已经提出转型发展的概念,但相当一部分也就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向纵深发展,普遍存在转型发展主动性不够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作为普通本科高校中最基层的地方本科高校,也纷纷“表了态”。但观其动静,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动作不大。

  其实,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走转型发展之路,除了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地方本科高校自身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与其说是转型发展,倒不如说是“回归”自己的“正道”。遗憾的是,有的地方本科高校,虽然看到应用型方向对学校发展有利,但由于受“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应用型比学术型低人一等,转型发展有“矮化”之嫌,不愿意公开承认办学的职业性,还“犹抱琵琶半遮面”,路子走得也就不彻底。结果就是,找不到归属,自然就影响学校的发展。

  笔者认为,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经费、指导及舆论导向都有明确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本科高校要理清思路,找准定位,谁转得快,转得坚定,谁就会获得更多支持;谁不转,或者转得慢,转得犹豫,谁就等于放弃发展。

  那么,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如何积极主动推进转型发展?笔者以为,应该沿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统一思想,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转型发展氛围。地方本科高校对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普遍认识不足,认为更多的是“国家需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科学指导,统一地方本科高校师生的思想。学校自身要加强学习,领会转型发展的实质,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澄清认识上的误区,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第二,要统筹规划,选准转型发展的重点路径。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是类型的跨越,涉及的面宽,难度很大,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办学实际,统筹规划,选准转型发展的重点路径。不同的学校情况不一样,转型发展的路径也不一样。但就一般情况而言,主要包括:

  一是要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朝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方向转型发展。过去的专业设置都是围绕学科转,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其专业就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和调整。

  二是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朝工学结合的方向转型发展。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传统高校的翻版,但由于没有传统高校的学术积淀,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修养不深厚,技术特长不专业,“文不得也武不得”。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要跳出学科教学的范围,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要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向“双师型”方向转型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只重视教师专业理论的提升,还应该重视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应该重视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业务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四是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方向转型发展。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不能只考虑学科的完整性,而应该在反映本学科应用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地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品德、知识和技术进行改革,强调能力与发展并重。不仅应该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而且应该走出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五是要在校园文化中引入并加强应用技术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中引入应用技术文化,彰显技术文化、企业文化,尤其是技术创新文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如润物无声,师生浸润其中,举手投足都散发出应用技术人才特有的“气场”,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已经有了“职业人”的气质,何愁毕业找不到工作。

  以上五个方面稳步推进,不断深入,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就不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向骨髓渗透。

  第三,要主动打开校门,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整合资源。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对实验实训的条件要求更高,仅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政府增加投入,需要企业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没有他们,转型发展就没有保障。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整合资源,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原标题: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回归)

 

力争3年内15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四川)

我省推进高教分类定位特色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江芸涵)记者822从全省高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上获悉,我省将推进一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力争3年内实现15所地方本科高校、50个内设二级院系、200个本科专业(群)转型。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张,但总体看,高校对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反应迟滞,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层次规格、热衷虚名,后发优势没有形成,传统特色却又不断丢失。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缺乏科学的办学定位,功能目标趋同,缺乏适应区域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服务意识和长效机制。

“分类定位特色发展,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解决这些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高校分类管理,推进高校分类发展。特别是地方本、专科学校,一定要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同时,突显地方属性,一定要研究把握和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功能上,全面体现对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知识智力支撑和科学文化引领作用。

据悉,我省将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实际,在学校整体、二级院系、专业等三个层面上开展转型试点工作。力争3年内实现15所地方本科高校、50个内设二级院系、200个本科专业(群)转型。同时选择部分地方属高水平大学设立二级应用技术学院。

围绕“7+3”产业发展规划和“5+6”重大产业发展思路,我省将建设一批面向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通过法规、政策、拨款、评估等方式引导鼓励高校特色发展。在对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开展验收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积极推广示范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我省高职教育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在全省高职院校遴选一批专业,重点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3年努力,建成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优质品牌专业。

作者:江芸涵(来源:四川日报)

地方高校加速转型为应用技术型 不能一哄而上

  原标题:高校转型不能一哄而上(新语)

  今年以来,关于地方高校加速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有人提醒:批量式高教改革应当缓行。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这个当事者之一,我们认为,既不能观望、徘徊,也不能一哄而上,应理智做好转型发展文章。

  很多学校在转型发展问题上很茫然,比如在专业设置上,有的学校盲目上马一大堆应用技术类专业,致使学校规模大但办学条件差,毕业生没有就业竞争力,用有些媒体的话来说,一些地方新建本科贡献大量失业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不理智的行为。

  因此,转型需理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自身定位。铜仁师专更名为铜仁学院时所明确的使命就是服务铜仁发展。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安身立命之本。

  服务地方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重要内容。搞好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好专业设置问题,这需要结合产业需求和办学条件两个因素思考。产业需求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将学校的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其次是课程建设问题。课程建设牵涉到教学场所、实习实训条件等诸多因素,需要通盘考虑。再次,是师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的现象,要对师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以适应转型需要。这些现实难题,都需要慎重考虑。

  对于科研工作,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更应重视服务企业科研需要。学校的使命既然是服务区域发展,就要重视支撑区域产业的当地企业的科研需求,为他们服务。师生在为企业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产业发展信息,并将之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供了可能。

  当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多种模式,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在特色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理智转型。不经周密调研、论证,一哄而上,在过去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有过不少教训,地方本科院校今后的转型发展应当引以为戒。

  (作者为贵州省铜仁学院校长,本报记者肖家鑫整理  来源:人民网)

 

围绕地方高校结构调整 沈阳大学积极探索推进转型发展

20140828 16:54
来源:凤凰辽宁

沈阳大学是沈阳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目前,学校设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67个,覆盖11个学科门类,有10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和1个博士授权点。学校还拥有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现有各类在校生2.3万余人,专任教师1251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73人,教授190人、副教授581人。学校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平台资源。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正在稳步增强。

828上午,沈阳大学在体育馆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仪式上,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校长李峰与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远大企业集团、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辽宁天久企业集团、中兴软件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教育集团、万豪国际集团、沈阳哈津教育集团、辽宁东祥金店珠宝有限公司、沈阳工艺美术商厦12家企业签订了企业命名班级的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学校将与上述企业共同建立北方重工班、远大班、沈阳地铁班、中辰钢构班、沈阳联通班、天久交通班、中兴物联班、中软计算机班、万豪旅游班、哈津教育班、东祥工艺班、工艺美术12个班级。学校将与企业在相关专业中选择学生,实施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联合组建师资队伍,联合开展端口前移式的实习实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按照协议,12个企业命名的班级将有5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洪臣参加了签约仪式并认为这次的校企合作可以说是为企业搭建了人才培养直通车,不仅可以将企业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还能让学生们提前了解企业、熟悉工作,对于培养一支高素质、高忠诚度的人才队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一件可以达到学生、学校、企业多赢的大好事。签约仪式上,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彪在发言中认为,沈阳大学这次联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要促进学生学生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和学习型企业培训的关键词不谋而合。校企合作之根本,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和用互相印证的环境。此次校企合作,通过工学交替、实训平台、师资配置,最终形成学校教育落地、企业储备人才、社会就业增加、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多赢局面。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范立南认为,今天签约的许多企业,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学院将认真做好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打造师资队伍,共建示范基地,搭建就业平台等环节工作,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功。相信通过企业命名这种形式的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会让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

谈到以企业命名班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市委常委、校党委书记李继安指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提出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各项要求,沈阳大学坚持从实际出发,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调研论证工作,对学校的顶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从6月中旬开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还先后带领部分学院深入省内外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洽谈和工作对接。旨在瞄准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前沿,加快转型发展的脚步,积极投入到沈阳经济社会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李继安强调,围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要切实关注三个着力点:一是要紧紧围绕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出力服务是地方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中心任务。实现转型发展,与沈阳振兴发展同向同行是学校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在沈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学校理所当然要为区域产业升级发展做贡献,就是要树立立足沈阳、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的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要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教学,努力办成一所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就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要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动手能力这个薄弱环节,全力打造沈阳大学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的人才培养特色。就是要坚持开放办学,充分集聚和利用社会各种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积极创立沈阳大学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同时,学校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紧紧围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办成一所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要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的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打造办学特色。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坚持存量调整,对新设置学科专业,坚持增量优化,也就是要瞄准沈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瞄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推动学科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逐步构建与沈阳大学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同时,学校还要聚焦重点和优势,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说到底,就是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沈阳大学的核心实力。

沈阳大学以企业命名班级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加快促进校企实现深度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省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都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想法给予了明确支持。这就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群体不发声音原来是有苦难言

“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体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落实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的决心与行动。但是,应用型高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新提法。”《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作者顾永安教授解释这种现象说。

欧洲部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就证实了这一点。据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对华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拉克勒介绍,德国政府在1968年前后就把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突破点,一部分学生进入研究型大学,另一部分学生就读于应用型大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达到247所,比普通大学多出97所。

荷兰则有13所研究型大学,43所公立应用科技大学。据统计,荷兰有10%左右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3%左右的大学预备教育毕业生、约80%的普通中等教育毕业生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也有10%的学生从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

在中国国内,一部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的高校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办应用型大学,且一直坚定地实践至今。据顾永安介绍,北京联合大学1985年就提出了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1990年江苏、浙江、安徽等省4所高校列为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程专门人才的试点高校。

1999年国家按照“一年西部、一年民办、一年中东部”步骤审批设置本科高校以来,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就面临一场涉及对原有办学格局、思路、传统以及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变革。

“真正关注转型发展的还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本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教授说,在国家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没有明晰的情况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一直在改革探索过程中,只不过处于自主、自发、自为的层次,交流也局限在各个院校之间以及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同类院校之间,没有上升到政府与社会层面。

比如,2004年升本建设的上海电机学院,一直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升本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以后,一直没有拿掉校名中的“石油化工”4个字,从专科到本科都强调行业特征。这些具有很强地方性和深厚行业背景的新建本科高校属不属于应用型高校?

原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升本为平顶山工学院,再次改回河南城建学院;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升本为广东茂名学院,再次改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这部分高校原来只关注行业,鲜有关注地方;升本之初就注重地方性,去行业化;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问题以后自我纠偏进行第二次更名,恢复和强化行业特色,做到地方性、行业性并重发展,“这是不是进行应用型高校办学实践呢?”

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状况,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原因说,一方面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没有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及时亮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是近些年来,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重点在综合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对处在夹心层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群体关注度不高。

此外,就是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一段时间内定位不明显、不准确,得不到应有的指导与关注,再加上部分媒体不客观的报道解读,以致今年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群体中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地方新建以及部分老本科高校都面临发展“大考”

2013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高校879所,211大学112所(包括39985高校),地方本科高校767所。在地方本科高校群体中,又分为1999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高校646所,1999年以前建立的普通本科高校131所。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但涉及一批新建本科高校,而且也关系到部分老本科高校。”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院长朱士中的观点与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不谋而合。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一起升了本。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积淀,这些高校部分学科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办应用型高校,还是办综合型大学?似乎有些纠结。

在江苏省高校中,以“师范”冠名的高校有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以及南京晓庄学院、扬州大学、南通大学、苏州大学等一批不冠“师范”校名又与师范有渊源的高校。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老师招聘计划是2800人,但从招聘结果来看,其中有1000多名是硕士毕业生,1000名左右是综合型大学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真正师范本科应届毕业生800名,而江苏省2014年中小学教育师范招生计划是7000多人。

7000800,全省师范教育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朱士中说,常熟理工学院是在2004年升本,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也是师范的老底子。从实际情况看,常熟理工学院若不是在升本以后提出并完成了从师范向理工的转型发展,现在的毕业生就业肯定很艰难。

全国从师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本的院校约为118所,占国内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说,地方师范、医学院校就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型高校,现在引导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并不是说地方师范、医学教育不用办了,而是要求这类建校基础的本科高校自身加强改革。

以此类推,从1999年到20124月,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新建的地方公办本科高校主要途径有:行业类专科学校升格本科,东部34所、中部32所、西部15所;高职高专升格本科,东部13所、中部7所、西部6所;成人高校改制为本科高校,东部14所、中部4所、西部4所;新建本科,东部5所、中部2所、西部2所。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则分为:新设民办本科,东部26所、中部20所、西部14所;独立学院转设,东部14所、中部18所、西部2所;独立学院东部133所、中部90所、西部69所。

除上述类型、渠道外,这个期间在国内还建立了4所中外合作办学的普通本科高校。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潘懋元教授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建议:现在升本之后培养的是工程师、医师、教师等“师”字号的人才,理论要适当加强,但是实践不能削弱,不能完全跑另一个极端。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大,公办、民办高校经费保障水平不一样,行业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与新建本科高校行业背景与科研实力不相等,1999年升本高校与2005年、2010年升本高校所处的时间节点不同,面临的发展形势与主要任务又不同。高等教育知情者建议:“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不能笼而统之,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得大家都很茫然;要分门别类,找准定位,对症下药。”

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好像要革某些人的命似的

“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好像要革某些人的命似的。”据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常年在地方本科高校讲课、评估、做课题的专家、学者群体很大。他们到985高校难以混到饭吃,可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走穴”则大有市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等于他们原来那一套吃不开了,要砸了自己的饭碗。这帮人肯定不会罢休,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渠道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不得人心。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支持建设力度,国家示范(骨干)高职校羽翼渐丰,升本的冲动越来越强。这个群体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把国家示范高职校升本的道路挡住了。他们认为新建本科在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都不如国家示范高职校,向应用型转型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对待转型发展战略上,640多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心思也非铁板一块。顾永安教授分析,第一种是积极参与型,主要以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和成人职业教育类学校为建校基础的高校,以及最近5年内升本的高校,它们缺少本科办学基础与经验,对转型发展一呼百应;

第二种是强烈抵制型,以2000年前后升本的地方高校为主。这批院校是所在区域唯一办学基础比较好,升本以后一直以地方性综合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取向,现在倡导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形势,无疑给它们当头一棒,因此反应非常强烈;

第三种是功利型,一些原本从学术型硕士点、国家特需硕士培育点等途径申报无望的新建本科高校,把参与转型作为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点、把学院改为大学的捷径。

第四种是观望型,认为目前与转型相关的政策体系与评价机制不到位,不敢贸然而动;

第五种是畏惧型,一些高校担心向应用型转型矮化本科教育,对刚升本的高校予以降格;跟教育部走得太紧,万一有变化会折腾、影响学校发展好几年时间。

对于上述群体间的争论与忧虑,知情者说,并不是为了迎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拉一批高校过来搞本科职业教育。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原来的定位就是应用型高校,只是由于制度设计与现实原因错位发展,没有注重应用型,现在准确的说法是办学定位理性回归。

这位知情者说,国家在2006年实施示范高职校工程建设时,就定下了不升本的基本原则。国家对本科、专科学校数量、比例的动态平衡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定的。因此,根本不存在谁拦谁升本的道路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再强,也不可能让其办成“第二”人民大学。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原来弄几个老师、找几间教室、买几本教材就培养人的模式肯定难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跟不上行业先进技术发展的步伐。如何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学生不但能就业、创业,而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以比往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也是大部分新建高校需要奋斗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的境界。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曾问常熟理工学院:你们有没有可能像香港科技大学一样,经过不长时间积累与发展,迅速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学?国内已有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与发展成为地方综合型大学的先例。山东临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升本为临沂师范学院,2010年改为临沂大学;江西井冈山师范学院等2003年升本为井冈山学院,2007年正式更名为井冈山大学。

应用型大学也可以办成世界知名大学,研究型大学也可以培养少部分应用型人才。朱士中校长认为,有关转型发展理论上的问题,可以由专家、学者去研究、探讨。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要有定力,少说多做,不被表象所惑,不为干扰所动;要有自信,意志坚定,坚持学校定位,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持之以恒地抓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由哪些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626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说,既可以是1999年以来新建本科高校,也可以是办学历史较久的本科学校;既可以是部分高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转型,也可以是部分高校中的一部分专业转型;如果独立学院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同样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型的高等学校。

据教育内部知情者透露,国家在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成为地方综合型大学,国家示范高职校向本科层次发展的道路肯定不会完全堵死。但是深化改革的盘子太大,光靠教育行政部门一家之力难以推动,下一步的重点将强调省级统筹,试点推进。


  作者:李剑平(来源:中国青年报)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

2014040810:53    来源:光明日报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全国近120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中,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将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教育类转型。此言一出,立刻引发高校和社会的强烈反响。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积极行动的,也有等候观望的。据介绍,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截至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加入其中,主动转型改革。

事实上,自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教育部就筹划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核心是改变以往单一的学术型或研究型办学模式,引导高校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尤其是走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生产建设需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道路,将高等职业学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以往封闭式、终结性的职业教育结构,建立健全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于一身的开放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教育部还形成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期通过招生、经费、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企业参与、就业等政策优惠,引导地方本科高校从原来学术型办学定位转变为应用技术或职业教育类办学定位。

笔者赞同这种改革和转型,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正如鲁昕指出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建立高等教育与就业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促进就业、创造人才红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传统学术型教育必须改变

经过近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30%,在读学生总数超过3100万人,真正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和弊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低水平的大众化,是不均衡的大众化。结构、质量、公平等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教育结构不合理,培养过程及其效果质量不高。2010年以来,高等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700万大学毕业生,约占全国总劳力就业人口的40%,规模非常可观。然而,每年还有20%以上的大专院校学生无法实现就业,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和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多了,归根到底还是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属于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本科教育而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学术型、学科型和学者型的办学模式及教育类型,高等学校扎堆培养学术型学者型人才。然而,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现实还是未来,都不可能需要单一学术或者学科型人才,真正大量需要的,还是懂得实务、具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才。因此,传统学术型教育必须改变,要调整学校办学目标、方向和定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能一刀切

在总数约1200所本科高校中,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110多所,这部分高校学术地位优势明显,某些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历史较长,基础较好,若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如果粗略计算,上述高校总计300所左右。其他地方院校,无论办学基础还是学术地位,都较薄弱,显然,地方高校是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类转型发展的重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乃大势所趋,这一点恐怕无人否定。问题不在于转不转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转型。是政策或市场引导,还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让50%以上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或职业类院校,单从这个比例和做法看,就陷入了一刀切式的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的老套路当中,说明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行政化管理,习惯于运动式推进。笔者还听说,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下达命令和指标,要求本地所属本科高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向应用技术型或职业型,否则完不成任务就如何如何云云。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政府一方面表明要转变职能,尊重、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却同时提出这样那样的强制性要求,显然与改革的大方向相左。笔者认为,高校办学定位,是办成学术型、学科型还是应用型或者职业型,应该属于高校自主权范围,要实现管、办、评分离,政府就不能管得过多过死过细,应该让高校、至少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所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一刀切地要求地方高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型,方式和手段值得存疑。现代政治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强调“用正确的手段达到正确的目的”,即用正确的方式做好正确的事情。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强迫症和多动症,该是改一改的时候了!

地方院校转型要克服恐惧心理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上,靠强迫、命令和运动式管理固然不可取,但地方本科高校也不必担心以至于拒绝转型。据笔者观察和接触,面对国家提出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求,一些高校已经积极参与并展开了行动,他们把转型看作学校发展难得的时机和动力。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些学校或多或少发现了大众化条件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苗头,有的还从转型中尝到了甜头。当然,多数地方高校在怀疑、在迟疑、在观望、在徘徊,不愿转向、不敢调头。这种担心甚至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转型肯定存在着风险、困难或代价。我国是一个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的国家,长期以来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用的传统根深蒂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高职高专院校总是争上本科,上了本科还想取得研究生授予权直到开展博士教育,成为学术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原因。高校都愿意往学术、理论、研究方向靠拢,离实际、实践、实务越来越远,办学中都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注重基本素质,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我们的高校,其专业、课程、师资、资源、评价等,都是按照学术型要求配置的,甚至学校的教学空间(如教室桌椅摆放)也是按照学术形态布局的。这种模式已经固化,形成了学术生活的常态、习惯和定势。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意味着传统的打破。从心理学角度看,打破一种习惯不仅困难,还会带来不适应,由不适应而导致痛苦,这是转型恐惧的原因之一。何况转型发展更可能造成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部分高校和部分个人由此失去原有的地位或权力。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低下,就读高职高专的学生往往是那些高考分数低的孩子,不得已才上高职高专。从这一意义上看,现有社会认知条件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或职业型,难免会造成无形资产流失,降低其地位和影响。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基本上都是按照老本科学术型、学科型和研究型模式配置教育资源和开展相应活动的,其转型必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和阻力。

不过,也大可不必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视作洪水猛兽,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并不可怕,远非人们想像得那么复杂。首先,历史地看,高等教育思想、目标、职能、结构以及培养模式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和一成不变的,其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越是到现代,这种变化发展的速度越快、形态越显著。当代世界各国,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学术型大学几乎很少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应用科技型或者技术职业型。正如美国教育学家P·阿特巴赫所言:“即便如威斯康星大学这样有名的研究型高校,其内部也开设了诸如会计、市场营销、酒店服务等与业界紧密相关的应用类课程领域”,高校切不可死抱传统学术精英教育理念不放。其次,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国家需要科学家、政治家和各行各业领军人才,需要培养这类人才的研究型大学,但社会更多需要的则是那些务实高效,掌握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本领的实用型人才,需要大批培养这类人才的应用类高等学校。只要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学有所教和学有所用,高校就能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也就因此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无视社会和市场要求,闭门办学,唯学术和学科教育是从,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评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为何讳言职业教育

陈依元

http://www.workercn.cn 2014-05-23 13:44:48 来源: 宁波日报

近日,“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引发各界关注与讨论。一位高校领导就此申明:“是要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而不是现在网上盛传的转型为职业教育或高职高专。”(5月20《宁波日报》)

  “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与“转型职教”并不矛盾,为何要对立呢?226,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3月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将出台两种高考模式,分别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学术型人才。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也将转型为职业教育。这说的都是“转型职教”。那么,有的高教界人士为何讳言“职教”呢?这正反映了人们对它的某种成见,也反衬了国务院及教育部部署“普通高校转型职教”的必要性、迫切性。

  时下,不少人仍戴着有色眼镜看职业教育,从观念到行动上存在一种“职教歧视症”。家长们见面谈论谁家孩子上了大学,喜形于色,却无人“自豪”地谈论孩子考进高职院校。职教生在就业方面很吃香,在家长眼里却不吃香,如此“悖论”是何原因?

  首先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技”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传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似乎与“动手”不搭界。春秋战国时曾将过于奇巧的技艺与制品称为“奇技淫巧”,把技艺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异端”,这对科技发展的消极影响很大。

 

  其次是对“科技”中的科学与技术关系及各自价值的理解有偏差,重学术研究而轻技术开发。前者重理论,是基础;后者重实践,重应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中技术对生产力更具有直接影响,缺了它,科技的社会贡献就难以体现。

  再者是受相关政策影响。从招生政策上看,高考成绩“等而上之”者可上一本、二本,成绩“等而下之”者只能读三本的高职。从职称薪酬政策方面看,虽然近年高技能人才评高级职称有了优惠政策,薪酬也有提升,但与公务员、科研人员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事实上,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教,是一种本位的回归。时下,就业中形成了“普通大学生相对过剩”与“职技人才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问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同质化严重,造成了不少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强应用型大学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是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些人才从哪里来?职教是关键。德国依靠自己的“双元制”成就了“制造强国”之梦,日本提倡的“专家之路”让日本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美国也十分强调就业中的职业资格和技术认证。

  当下,亟待为“职教”正名,校正“职教”理念。要做到:加大职教对强国意义的宣传,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消除“职教歧视”,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出台优惠政策,充分肯定职教毕业生的社会价值并提高其工薪水平,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使人们认识到学习技术与拿大学文凭没什么不一样;提高职业技术教师的准入资格和福利待遇;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等。(陈依元)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上海电机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4.04.21 09:4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新时期,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直接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结构调整的外在动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这三大任务的交集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行业高校及新建本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人才培养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才培养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此同时,行业企业也加大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但是,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的地方高校却陷入发展困境。有资料显示,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出现三低现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地方高校应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个不完整、不完全、不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从纵向上的办学层次看,高职上面断头,从横向上的办学关系看,职教普教断绝,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点是地方高校。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一方面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内部上升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建立了普教和职教沟通的立交桥。因此,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与培养层次结构分离的结果,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特色办学的内在诉求。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地方高校却高不成、低不就,尤以新建地方本科为典型。这些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本科办学经验不足而出现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等问题。部分新建地方本科为了达到普通本科办学要求,采取带有补偿性质的追赶式扩张发展,逐渐丢掉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发展的定位和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倒逼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要求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类型应运而生,适应了欧洲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为欧洲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相比,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技术应用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与当时欧洲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律的结果。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方式与教育体系结构存在规律性联系。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企业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终结。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实施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它既是我国地方新建本科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也是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型。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比较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选择。在建设经济强国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背景下,需要一类大学借鉴国外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要求,准确定位、特色发展,尽快建成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类大学。欧洲的应用技术大学恰恰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本。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其主要特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人才培养过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技术教育办学历史与传统的学校。学校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确立技术本科办学定位。2004年,学校走上了实施本科教育的新征程。针对定位问题,学校明确提出以举办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体,深化内涵建设,将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确立为办学方略。2010年,学校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又进一步将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培养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当前,技术立校、应用为本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已经深深植入学校发展血脉。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主动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积极开展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作,致力于将学校建成为现场工程师成长的摇篮,形成教育、科研、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新机制。

  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技术学科专业群为重点的技术学科以及专业建设格局。2008年,学校结合自身的行业办学优势,制订了以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为重点,生产服务学科群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联动发展的学科格局的技术学科和专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依据上海先进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要求,将学科建设聚焦在能源装备制造技术领域,重点聚焦在火电、核电、风电等能源装备关键技术,突出技术应用研究。

  2013年,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拉开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大幕。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上海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上海电机学院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实现由合格本科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4-28 07:17:16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李亚楠 刘金辉  |  责任编辑: 王龙龙

原标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5日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教育部正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鲁昕说,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长28万人。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许多企业又难以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她说,调整教育结构的主要思路是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存量优化、增量提质,存量优化就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行需求导向、就业结构性问题倒逼的改革。

她说,教育部正积极推进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25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幕。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参与的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记者李亚楠 刘金辉)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

2014-01-06 15: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有话说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导推动下,201362835所以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立地方高校研究中心。近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为此,记者采访了课题负责人、联盟理事长孟庆国教授。

  记者:您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迫切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孟庆国:主要是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情况。以2013年为例,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而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而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制度性根源则来自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地方高校发展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

  孟庆国:主要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失调,不能很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就折射出学生就业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资料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2011年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是三类高校中最低的,特别是1999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目前陷入发展困境,呈现出以下矛盾: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的矛盾;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与按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的矛盾;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师制度与“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和灵活用人制度的矛盾;高考招生、分层录取的入学制度与扩大招收有技术技能基础的学生和发展职业继续教育的矛盾;教育内部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的治理结构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行业企业直接参与治理的矛盾;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内部运行机制与以真实应用为基础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的矛盾。

  记者: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孟庆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从现实角度看,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反映出高等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科学技术这些外部关系的失调,而这种外部关系的失调将直接波及并作用于高等教育内部,要求高等院校根据社会经济科技等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记者:您认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在哪里?

  孟庆国:调整的切入点首先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面对困境,地方高等学校如何转型发展?基本思路是:根据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以及地方院校发展的基础,参考国外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校企合作、开放办学,成就学生、服务社会。

  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低技术产业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低附加值产业减少,高附加值产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大了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应当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以全新视角看待当今的高等教育,面向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根本性变革,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承担社会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

记者:联盟不少高校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有很多合作,您认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变革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有哪些借鉴意义?

  孟庆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数量在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占绝大部分。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是相吻合的,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这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基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传统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平行并逐渐贯通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

  本世纪的金融危机重挫各国的虚拟经济,而以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的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则应对自如,其背后是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对实体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76年,应用技术大学依据德国高等教育法得以确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占据德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为“双元”结构,高等学校总数为421所,包括108所综合性大学,210所应用技术大学。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德国高校引入了国际上通行的三级学位体制,应用技术大学拥有与综合性大学同等效力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记者:联盟作为地方高校的代表,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有哪些政策建议?

  孟庆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实践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无一不是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主动转型发展中实现的。因此,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必须明确转型发展的目标和标准,推动转型高校的实质性改革创新。

  一是确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四是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五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六是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七是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国际合作;八是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焦新)

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

2014.04.16 09:4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 周飞 储召生 俞路石 等

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合肥学院砥砺十年,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成功转型突围。

  曾经,安徽省一些大企业的董事会做出过决议,合肥联合大学(合肥学院的前身)的学生一概不要,这是合肥学院人心中永远的痛。如今,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科大讯飞,点名要合肥学院的学生,近几年累计录用了100多名毕业生。学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全国著名建筑装饰企业录用。

  曾经,合肥学院的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能拿个省级奖项已属不易。如今,与一流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他们照样摘金夺银: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特等奖……3年,该校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3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项就有40项。

  是什么让合肥学院这样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从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合肥学院砥砺十年,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成功转型突围。

  瞄准德国经验找准办学定位

  应用型大学建设必须系统设计

  在合肥学院的发展道路上,一直有一个模仿、学习乃至追赶的目标——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

  早在1985年,中德两国决定开展政府间合作,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在中国开展应用型大学建设。或许是因为白纸上更容易作画,合肥联合大学这所1980年才由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建的学校,居然被德国人选中,成为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协议共建的对象,与德国5所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合作。一穷二白的合肥学院,就此踏上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之旅。

  共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德国下萨克森州无偿援助学校400万马克,帮学校建立了10个工程类专业实验室。更重要的是,学校先后派出近百位教师赴德国学习进修,近距离感受德式教育。他们成为后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坚力量。

  但是,影响远不止于此。

  2002年,以合肥联大为主体,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与合肥联大合并组建合肥学院。新学校、新起点,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成为学校上下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那个时候,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办学趋同化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向重点大学看齐,抓重点学科建设,办研究生教育。我们就想,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这么多年,能不能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开始思考、总结。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说。思考的结果,2003年学校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我们发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主要服务周边200公里以内的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这和我们的理念显然不同。我们把它叫作地方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路径显著区别于普通院校,强调理论与实用维度,有系统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真题真做,到一线就能干,我们把它叫作应用型。至于国际化,不仅仅指交流规模,更重要的是研究、提炼国际上一些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关键要素为我所用。蔡敬民如此解释。

  新的办学定位在学校内外引起不小争议。有人讲,大家都放眼全国,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给包起来?有人讲,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哪儿来的条件国际化?直到200912月,学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调研时,一位重点大学的校长还问蔡敬民:研究型大学提国际化,你们怎么也提国际化?

  于是,蔡敬民不得不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释他自己的理解:地方性、国际化,强调的都是一种开放性,都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建设这个目标。开放办学,就是要在服务地方中谋求发展,在国际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搁置争议,埋头做事,看准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合肥学院的处理方式。

  很多人认为,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真正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一定要围绕学生这个核心,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要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蔡敬民说。

  一场艰难却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模块化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能干什么

  万事开头难!应用型大学建设,从哪里破题?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强调理论应用与实用的维度,要求学生到一线就能干。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蔡敬民说。

  服务于这一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从2005年开始,合肥学院开始研究制定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各个院系纷纷行动起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到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把每一项能力转化成一个个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单元,可能是一门课或一门实验,也可能是几门课或几门实验的整合。这就成了合肥学院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而大规模开展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系主任袁暋和她的团队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原课程体系的不足,走访了大量IT企业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要合肥学院的学生去做什么,确定企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最后概括出软件工程专业的7项核心能力及39项子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排构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块,把企业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融合到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中去,一个或若干个模块可培养学生必需的一项能力,并且4年的模块教学过程中都是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的。学生通过对这些规定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上手。

  生物工程专业原来的基础微生物学基础性强,缺乏专业针对性,与其他基础课部分内容重复,应用性薄弱。生物系葛春梅教授介绍,改革后的微生物学弱化了微生物遗传、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传染与免疫等内容,强化了微生物生理,增加了工业微生物应用,强化实验操作训练,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模块化教学的一大特色。过去,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分别学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后,还达不到应具备的设计电子线路的能力。但把两门课整合成现代电子技术模块后,担任该模块教学的谭敏教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基于每个理论知识点进行实验模块设计,形成小产品。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设计的小产品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电子产品,这样,学生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就培养出来了。已经从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张悦龙,在校期间带领团队设计的宽带直流放大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模块化学习让我在校就掌握了设计电子产品的能力,到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张悦龙说。

  模块化教学还给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自主学习留下空间。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模块时,在每个大模块下还设计了若干个子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子模块。电子信息专业就把过去的电子信号处理、电子测量、DSP技术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信息处理、检测、现代电子技术设计3个子模块,学生只要选择一个模块完成学习量即可,既突出兴趣和爱好,也容易学精、学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软件工程模块共84个学时,自主学习时间为32个学时,学生可以制作模型、设计课题,自主学习的任务大大增加。

  模块化教学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在内容上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了学生能干什么合肥学院院长张文兵说。

  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

  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

  在合肥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大楼,有一家合大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公司看上去不起眼,却拥有80多项国家标准的环境检测权。这个由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的企业,既面向社会经营,同时也是一个嵌入式实验室。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做实验,所用的标本都是真实的送检样品,实验环节就是真实的检测环节,实验结果也是最终的检测结果。

  据合肥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董强介绍,当初成立这家企业,不少人不理解。现在看来,不仅学校省下了一笔购买实验设备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经过真刀实枪的实践,学生可以零适应期走上工作岗位。

  不管是校内资源,还是校外资源;不管是政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合肥学院统筹各种资源配置的准则。

  这些年,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跟着综合性大学狠抓学科建设,合肥学院却提出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为什么?合肥学院副院长陈啸说,应用型高校应当以专业统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所有条件。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就抓住了人才调配、资源调配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控制这个核心。

  如何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合肥学院立足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根据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及时瞄准合肥市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与合肥市的产业布局深度互动,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在合肥学院的校园周边,就是全国最大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全国每三台家用电器,就有一台产自这里。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和动画等专业。2010年,合肥市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学校立即引进人才,组织教学资源,成功申报交通工程专业并顺利招生。随着合肥市国际会展蓬勃发展和国际机场的落成,学校又设置了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并拟设空乘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这些年,合肥市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与德、日、韩的企业合作不断扩大,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及时开设德语、日语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地方急需的高水平、实用型人才。据统计,合肥学院毕业生每年60%左右在合肥就业,80%左右在安徽就业。2013年毕业生,有1620人在合肥市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6.92%,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的人数就达1050人。

  借助企业资源,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是合肥学院的又一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首批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项目以后,实行了校企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并建立了一个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系统集成、认证考试为一体的软件工程能力实训平台。企业从大一至大三渐进进入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学生大四进入企业,校企共同培养,在真正的企业工程环境下,培养作为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工程应用能力。

  已经被科大讯飞录取的计科系2009级毕业班的庄纪军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有机会到企业边实践边学习,在企业、学校老师的双重指导下,让我在真实工作中收获,让我有机会把学校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让我更能提前适应工作。

  如果说地方性的定位让合肥学院站得更稳,那么国际化的定位则让合肥学院走得更远。正因为拥有了国际化基因,合肥学院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跨越发展。

  合肥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现代物流业兴起,学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优势,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一个教育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同时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资助。合肥学院采取和德国国际交流学术委员会联办的方式,并得到德国物流协会支持,使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顺利落户学院。同时引进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根据国情加以改造。去年,德国DAAD组织专家对这一专业进行了国际评估并给予很高评价,并给予25名学生40多万元的资助。

  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在工业设计方面实力很强,曾主办第四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为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合肥学院和汉诺威师生连续13年每年做一次联合工业设计,吸引了三星、LG的首席设计师等参与,成为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去年联合设计中,合肥学院学生设计的老人助力车,赞助企业拿到欧洲市场,几个月赚了500万欧元。2009届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王红丽获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大奖红点奖。这些合作极大提升了合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实力。正是看中这一点,荣事达电子集团总经理夏俊生主动找上门来,把小家电设计中心设在合肥学院。

  多年来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深层次合作,让合肥学院受益匪浅。学校现有的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均是在国际合作基础上孵育发展而来的。2010年,学校与德国高校共建的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正式成立并对外招生。学校还先后与国外12所高校合作承担了欧盟亚洲链、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9个项目。

  改到难处是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应用能力培养是关键

  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师。

  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他们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博士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才能任教。我们做不到这点。青年教师比例过高、教学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背景,产学研合作能力不足,这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出各种办法,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蔡敬民说。

  化工系胡科研老师,有10多年企业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经验。来到合肥学院后,胡科研把企业化管理和培训模式带进化工工程师之家。在这里,胡科研培训学生1000多人,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并获得省级以上奖20多项,去年还捧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

  胡科研是学校为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的人才。这些年,合肥学院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像胡科研这样具有企业经历和工程经验的教师,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75名,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校企深度合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条重要路径。学校实施应用能力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个任期内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通过双进双培让学校实践就业基地进企业,企业研发中心进校园,校企共同打造应用型师资。目前,合肥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有191个,嵌入式实验室3个,工程中心5个。合肥学院通过实施校企双方双聘双挂的举措,把企业工程师请到学校聘为教授,让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担任兼职工程师;让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挂职,以此打造双能型师资,培养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行业背景、工程背景和经过行业培训的将近六成。

  在合肥学院主教学楼9层,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公司之一——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就在这里。这里有企业投资的最先进的设备,专业教学的很多实践环节都在这里完成,学生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来做设计训练,而且还有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走进设计室,记者看到老师和一批学生正专心致志地为公司新接的项目做局部设计。在这里教师既教学也担任企业工程师,企业工程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导师,公司最多的员工是学生。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海涛说。据深装合大公司总经理胡北南介绍,去年公司投资了100万元分批培训师生。

  利用国际合作优势,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合肥学院的又一利器。除了多年来大量选派教师赴国外学习,合肥学院还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霍恩教授是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汉诺威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2007年曾被安徽省教育厅聘任为合肥学院副院长,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洋院长。他积极推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高校与合肥学院的合作,200911月,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霍恩教授兼任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德方副院长及德方总协调人、工业设计专业协调人。近年来,合肥学院聘请了类似霍恩这样的外国专家70多人次,他们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

  应用型大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十年探索,合肥学院做的远不止这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校开设了专业导论课,增加了认知学习小学期,实行N+2N指过程考核成绩,2指期末考试和课堂笔记)学业考核制度改革,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大规模改造第二课堂。

  为了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少台套、大循环的模式;坚持学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邀请一批实力企业在校内建立嵌入式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立了近200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

  为了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校制定涵盖课程、教学、实验、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的一系列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教学主要环节的全程监控。

  经过十年发展,合肥学院已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3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大学之一,中德共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

  十年改革,十年探索。合肥学院用闪亮的成绩单证明,应用型大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

  评论员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众多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不利于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如何转型?本报今日刊发的合肥学院十年转型突围的经验,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坚守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专科层次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本身带有十分明显的应用型印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总是觉得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一心以综合性、研究型为目标,以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龙头,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千校一面办学趋同化的困境,学生就业也成了难题。合肥学院的成功,恰恰是在于其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坚守。在十年前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已属不易,更为难得的是,即便引起校内外争议,面临种种困难,也坚持不改初衷。十年探索,十年砥砺,才成就了学校今天的转型与突围。

  启示之二,围绕能力培养改进教学。许多地方高校都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应用人才怎样培养应用人才,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合肥学院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需要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学生能干什么,最终实现了学生能力与产业需求的零适应期。这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启示之三,紧紧围绕专业配置资源。办学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对地方高校而言,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是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为应用技术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主要是由其专业决定的。教育部明确提出,应用技术类高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合肥学院抓住学生培养这个核心,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集中了政府、企业、社会乃至国际等各种资源,为专业的建设服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这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坚强保证。

杨雪梅建议:政府应当支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2014-03-08 16:0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人民网北京37电 (记者 程明辉)今年春节过后,我国用工市场再次出现就业与用工两难的矛盾局面。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建议,政府当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调查显示,到2020年,我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另一方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很多高校出现办学定位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合作困难等问题,导致了大量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在市场上找不到工作。

  “这就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没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的方向我觉得就是地方性高校。”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说。

  截至2012年,全国有2600多所高校,其中中央部属高校仅111所,而地方高校共有2500多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这些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杨雪梅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中央的部署来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可以说是恰当其时。因此我建议,发挥政府职能,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 杨雪梅说。

  杨雪梅代表建议,国家应当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应该制定支持地方高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建基地的政策和机制,支持地方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杨雪梅说。

 

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谋转型职业教育改革再引热议

现在高职招生已经是僧多肉少,本科院校转型后,职业教育的竞争将会更严峻,可能会淘汰一批高职院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张冰(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议题,再次引发各界讨论,包括地方本科以及高职院校。讨论的源头,来自于322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的发言。鲁昕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她还强调了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要分开等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的问题。

湖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往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型转型方向是对的,关键是看如何转型。

  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型

  按照鲁昕的表述,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湖北一所三本独立学院。该校的一位参与招生的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层面还没接到相关转型的文件,不过学校也一直在往职业化方向发展,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在他看来,目前学校的光纤、通信自动化、电力等专业,跟华为、火通信等都有合作,所以就业率在数字上非常好看,相反其他一些应用性特色不是很明显的专业,就业率要弱很多。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一位老师则表示,湖北高校目前的职业化转型,主要是针对公办院校和职业院校进行,对其实行优先考虑照顾的政策。而民办的三本独立院校的政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省里对其管理处于一种弱化的状态。

  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讨论,也引起了许多高职和中职老师的关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教师张冰感慨,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将会更紧张,另外准备高职院校往本科院校转型也会更艰难。

  关键是方向

  方向是对的,关键是看如何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长期关注职业教育改革,连续多年向全国人大提交相关改革议案。

  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是转为应用技术性本科院校,还是转为职业教育学院?周洪宇分析,目前的说法还不明晰,关键是根据自身特色转型。

  他认为一般性的地方本科院校,没必要转到技术性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加强应用性和技术性,形成特色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本科院校,而非转到另一个轨道。

  长期研究职业教育的天津大学博士后付卫东表示,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大势所趋,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革,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结构的变革。以荷兰为例,2011年时荷兰应用技术大学的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数的63.4%,芬兰则达到46%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胥青山教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要分类型、分层次的,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过去往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扎堆,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出高端的人才。挂着所谓的高端人才的本科生、研究生,有的还真不如过去学得扎实的大专生。现在进行分类培养、分类管理,应用型大学就应该是培养理论上够用、实际上具有比较强的应用能力的人才。

  转型探路

  湖北荆州一位教育系统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问题,一是师资问题,另外就是设备的问题;本科院校往应用型和技术性方向转型,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应用型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而目前这方面的投入并不高。

  他还补充称,目前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限,一方面传统观念,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另外职业教育质量不能达到预期。以地方中职为例,农村很多学生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做中职,家长很难看到明显效益。

  在转型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配套方面,胥青山教授认为可以大有作为,问题是政府想不想做。有些学校在过去也做过相关的尝试,例如让发电厂、电网公司、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兼任教师,把实践中一手东西带入课堂。然后让从书本到书本,从家门到校门的教师到实践单位去挂职锻炼,熟悉了解工程实践单位的情况。

  胥青山还表示,目前学校转为应用型大学不光是转制的问题,培养人不是换一个名称就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定位要准确、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标要明晰。

  他建议,政府也要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学校可以建一些通用的基地,各校学生到训练中心来接受统一的训练。

  对于转型的具体实践,付卫东补充,目前一些本科院校定位不清晰,所以学生毕业后工作比较难找。学校在转型过程中,专业设置也很重要,如果一窝蜂的调整转型,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前瞻性。

 

部分本院校或转型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或注水式发展

20140806 08:28
来源:南风窗 作者:张墨宁

原标题:地方高校开启二次转型

不久前,一份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名单广为流传,据称是源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发言。6月底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对这一消息进行了修正:转型的院校将以应用技术型大学为方向,并不是降格为高职,提出转型申请的目前有130多所。

尽管涉及的高校在数字上有出入,但从葛道凯转型的并非仅限于新建院校,而是从现有本科高校中划出一部分,推动他们面向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转型的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名校的表述中不难看出,中国普通高校即将面临1999年扩招、新建以来的结构性调整,通识教育转向专业教育的探讨和探索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而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转型尚属首次,高校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消化存量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教育部就开始筹划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核心是改变以往单一的学术型或研究型办学模式,将高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学校将实行分类管理。从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6部委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来看,今后高校将分为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新建学校诞生,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扩张式发展的阶段。相关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高校879所,其中211大学112所(包括39985高校),地方本科高校767所。在地方本科高校中,1999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高校646所,1999年以前建立的普通本科高校131所。

而与此最直观的对应就是就业率的错置。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显示,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地方普通高校垫底。占高校绝大多数的普通院校已无法为市场提供充分且成熟的人力资源。因此,本次高校转型改革,主要是解决普通院校,尤其是新建校的问题。他们的办学模式完全参照学术研究型大学,定位不明确,不少院校更热衷于学院升大学、专科变综合。改革即在于消化1999年以来扩招扩建带来的存量,地方院校既不能为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在助推产业升级、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亦没有过多建树。2008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昔日的制造大国如何完成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的升级,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层提出了现实需要。

去年年初,教育部就开始着手转型的调研和论证。据鲁昕介绍,教育部组织了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

2013年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的负责人孙诚表示,欧洲的应用型大学给中国的新建本科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示范。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瑞士、德国等实体经济发达的国家都保持了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和强劲的复苏能力。其中,德国模式被相关研究者更多关注。报告显示,从1993年到2012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从125所增加到214所,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增幅。2013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学制3年,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并取得专业技能证书。应用技术型大学有近一半的教师属于双师型,他们既在学校教书,同时也是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

显而易见,由政府部门推动的高校转型改革,将以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为蓝本。在未来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大部分的高校专门承担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产出功能,而少部分的高校则继续保持或者说回归到精英化教育的学术路线,将各自的定位清晰化。继2009年研究生教育开始区分为学术型专业学位型20143月教育部表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以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和目前的学术型人才高考相区别之后,高校的分类也被正式纳入改革范围。

而对于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来说,是不是积极转型、转型的动力有多大,恐怕自有一番得失计算。

地方的盘算

按照教育部的说法,上海、山东、江苏、天津等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发出了地方本科高校整体转向应用技术型的要求。其实,早已释放出积极信号的并非仅限于这几个地方。

教育部正式发布消息以前,本科阶段转型一批高校就已经被列入河北省2014年教育工作的重点,河北教育部门还表示愿意在全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河北省共有两所211大学、42所二本院校、20所三本院校、74所高职专科学校。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盘似乎被地方政府寄予了厚望。去年底国务院提出了5年压缩8000万吨产能计划,其中的6000万吨就落在了钢铁第一大省河北。日前公布的27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排名中,河北省以5.8%垫底。因此,产业转型的压力对河北尤甚。

对此,河北科技大学电子商务系系主任高文海感受颇深。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初步选定的此次转型试点学校。现在学校已经放假,高文海和几个学生志愿者仍得守在办公室,筹备石家庄市电子商务协会成立大会。去年参加电子商务大赛时,高文海发现,南方的很多高校在电商领域已经做得相当成熟,于是就有了联合河北几个高校创办协会的想法,他与商务局接洽时,对方也正有此意,一拍即合。电子商务系便成了发起单位和协会秘书处的所在。

现在的政策环境对我们是一个机会,首先是传统的企业要转型,其次河北省调结构的压力非常大,省里也拨了很多资金发展电商,但是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些行业将来必然要重新洗牌。对高校来说,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高文海说,企业现在非常缺这方面的人才。他接触的大量企业总会问有没有好学生。

经济转型促生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但是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像电子商务这样的专业却始终摆脱不了边缘位置。从2002年设系伊始,高文海便把这一专业定位为应用型,在河北科技大学这样一所工科背景的院校争取立足之地。

“2005年以前,我们的教学都是用模拟软件,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模拟购物平台,那时候电商也不是很多,找实习和项目的机会都不多。高文海说,淘宝兴起之后,教学开始从模拟转向实操,系里鼓励学生网上开店。不过,都是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此后,电商的大发展也带动了高校对创业的重视,例如,浙江的义乌商学院鼓励学生网上开店创业,达到一定交易额就可以免学分。高文海说,学校这时候开始重视,在新校区给了一块地方专门承接项目,也申报了河北省的专业综合改革。尽管如此,他所坚持的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仍然要面临低端化的偏见。

高校的应用型探索只愿意在现有的框架下以微调的方式进行。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高校能表现出的魄力仅仅局限于个别专业应用化拉动的就业率,在过去的10年中,他们费了很大劲才从学院转为大学,二、三本升为一本,自然不愿意看到重回原点的转型

据我了解,科大虽然是试点,但是将来应用型的转型可能只涉及本三,也就是独立学院,本一和本二还是要向学术型发展。高文海说。

河北科技大学被省教育厅钦点为首个试验者,但实际上,校方的态度并不像教育主管部门那样热情。一位不愿具名的河北省高校机关党委书记说,科大实际上并不愿意当试点。学校会担心转型带来的称谓变化使学校降格,从培养本科生变成培养高职生。省教育厅原来也想把石家庄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合并成一个应用型大学,但遭到了反对。校领导肯定有积极性,合并之后变成本科,领导就是正厅级了,但是对大量的中层干部并没有好处。而且,还有很多现实问题,教职工的生活圈子和交通都要跟着动。据这名人士透露,由于其中一所学校的书记强烈反对,教育厅就把他调离了,不过仍然没有合并成功。没有高校校长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要推动转型是很难的,毕竟,高校校长由组织部门管,教育部门拿他们也没办法。他说。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盘算,教育部门面临的阻力可以想见。河北省多名高校受访者均表示,除非国家有明确的文件和配套措施出台,否则高校只会求稳,对于转型没有多少动力。一些积极要求转型的地方也对政策拿捏不准,只能等《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再定具体方案。

各方担心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走介于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中间道路是更符合眼前利益的选择。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挪腾空间,可进可退。尽管很多地方院校名义上早就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非走高端路线,但是缩小为一个小概念显然要受到制约。

我们学校应该不存在转型的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面向铁路建设一线的。这么多年来可以说一直是两条腿走路,在学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石家庄铁道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学军说。这所学校2010年才由学院更名为大学,在10所铁道行业大学中,偏重基础修建技术。据该校宣传部副部长赵彦斌介绍,未来应该不会修改招生计划或者培养方案。我们一直以来就是按照应用型培养的,但是如果一下子让我们定位,按照应用型大学办,我们的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正在向上发展,那还走不走了?他说,学校今年3000多名毕业中,有900多名签了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系统,取代以往的主要去向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成为学生就业的大户。中国正处在高铁大发展、并且向海外拓展市场的时期,像石家庄铁道大学这样的高校自然不会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只要城镇化的进程仍保持高速发展,维持现状就能巩固自身在高校格局中的优势。

如果在我们这种学校强推,发展肯定会受到限制,而且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是什么,应不应该包涵高端的理论研究都应该探讨。按照我的理解,转型应该是职业教育本科化吧。张学军有点不确定地说。

职业教育本科化,这当然是职业技术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更愿意看到的转型导向。最近几个月,各地纷纷传出这几类学校升格的捷报4月,重庆市6所市属学院成立联盟,确定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5月,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和武汉长江商学院相继宣布独立、改名。不久后,武汉又有3所民办校加入转型规划;6月,山西兴华职业学院转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成为山西省首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

2000年前后掀起的专升本浪潮后,地方院校将面临重新定位的二次转型,如果转型异化为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的投机式狂欢,高等教育将不可避免地重走注水式发展的老路。高校大调整由政府主导还是将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需要一场更大的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阵痛期有多长

2014-07-03 06:25:32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

“从办学历史来看,部分以医学、教育与师范专业为主的新建本科高校可以号称‘百年老校’,从发展角度来看,这种类型高校的不少专业就业困难,第一志愿填报的高考考生越来越少。”中部省份的一名高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

另一所新建本科高校教务长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该校36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有16个专业被亮“红牌”、“黄牌”,转型发展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校方如果把这些专业全部停止招生,老师怎么安排?这对现就读于这些专业的在校生是一种严重打击,他们将来毕业后怎么在社会上找到就业岗位?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诞生的一种高校类型。1999年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高层次需求,调整各地区本科教育发展布局,通过对多所单科性院校(以师范类为主)合并升格,或一所多科性专科院校独立升格成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

专升本10多年来,到底应该怎么定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为什么国家一直呼唤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高等学校的特色办学,难以落到实处?今年以来,这些问题在越来越多地引发社会关注与思考。

大学队伍越排越长,但有些学校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越来越远

201312月底,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达650所(含民办),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169所的55.6%

今年4月,教育部又公示了新一批“升本”高校名单:24所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1所新建民办本科学校,3所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8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

“国内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以复制精英大学的模式实现规模的扩张,升本校基础大多数是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教育学院、成人高校等,从而导致新建本科高校生源、师资、教育教学条件、培养质量都不如精英大学,有‘东施效颦’之嫌。”一知情者说。

一方面,一年又一年的专科升本,导致本科院校的队伍越来越长,但升格院校的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原本定位为职业教育的专科学校升格变成普通本科院校后,许多学校仿效精英大学的办学模式,定位反而不清,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越来越远(详见统计表)。

这其中有一大批学校是由师专升格的。比如,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20015月升格为渝西学院,20055月渝西学院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在国内新建本科高校群体中,与重庆文理学院发展路径相似的,还有湖北荆州师院参与组建的长江大学,江苏南通师院参与组建的南通大学,包头师范参与组建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升格为临沂大学等。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认为,一些高校的发展犯了一种严重的路径依赖症,即专科要变成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点要变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学位授予点要变博士学位授予点;学院要更名大学,教学型大学要变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要变研究型大学。

国家在审批新建本科高校时都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发展目标,现实中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与评价标准的导向,高校往往偏离了发展目标甚至是南辕北辙。地方高校生均经费标准是1.2万元/年,学费约为5000/年。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也是固定的,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贡献能力没有关系。许多学校把规模大、专业全作为办学追求的目标,再加上受拨款机制与收费标准的影响,高校领导往往更加重视扩大招生规模,开设低成本的专业,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经费和提高经济效益。

南方科技大学与升本院校评估能用一把尺子吗

从教育资源与学术资源来讲,现在的话语权基本被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垄断。宣勇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起点低、基础弱,在与传统学校较量中难以战胜对方,更不要说去赶超先进大学。

现行单一的评估标准也容易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在不断改进本科高校的评估标准,但如何评价高校的质量、特色、贡献能力?考核上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由于缺乏分类评估,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与中西部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评估用的是一把尺子。

各类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副主任往往是985211大学教授担任,其制定的学科建设规范与专业标准往往适用于研究型大学,难以适应地方新建高校。这些因素导致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同研究型大学一样,注重教授数量、论文指标、精品学科等硬指标建设,忽视服务地方经济、行业企业与社会需求的软实力提升。

据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透露,很多院校虽然现在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但是实质上还抱着原来的专业不放。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建立的本科院校中,物理、数学、化学、中文、英语等基础专业学科,在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过程中,既要与省属师范大学或省城师范学院同台竞争、错位发展,又要解决师资等问题。

以重庆为例,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介绍,重庆设直辖市以来,普通本科院校由16所发展到24所,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师范院校多、复制跟随型高校多的现象。新建本科高校存在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强、模拟实训条件落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等问题。

据了解,英语专业是重庆本科高校开办最多的专业,达到21所,占全市本科高校总数的88%;英语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6万多人,占全市本科高校在校生数的6.5%。牟延林认为,部分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结构严重失调,沿袭传统的多,紧跟时代的少;封闭办学多,产教融合少;喜好随意多,体现个性少;热心上层次的多,专心抓质量的少;追求规模多,注重结构少。

在欧洲有一个社会现象值得关注,经济发展较好,社会相对稳定、青年失业率低于15%的德国、瑞士、荷兰、奥地利、丹麦、芬兰等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比例都在30%以上;相反经济发展低迷、青年失业率高于25%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比例均不超过6%。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赴欧洲考察报告时说:“当前背景下,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不是校长与老师愿不愿意做的问题,而是大势所趋。”

622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引导普通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进行了部署。此前426河南驻马店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上,178所高校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政策,支持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说:“工业化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的增量主要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论坛上鲁昕向各界传递了国家关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首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以进一步激发地方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

其次,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和特殊类型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第三是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省级对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阵痛期到底有多长

“韩国高等职业院校2000年达到发展高峰期的158所,到2013年已下降至130所。”韩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田成元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孩子上4年本科大学,而不再是上高职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院长严欣平介绍说,德国现有247所应用技术大学,150所普通大学,2012年应用技术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量的33%2001~2012年德国大学生增幅为25%,其中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增幅达到43%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发达国家一些州政府主办的大学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80年代过渡,到90年代基本成型,进入21世纪仍不断地在创新。它们同样面临一个痛苦期,直到欧洲在顶层设计中把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在“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确立其与学术大学同等的地位,才较好地解决了各类发展问题。

比如,荷兰1986年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法案》确立了应用科技大学与大学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1995年芬兰议会通过《多科技术学院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应用技术大学与普通大学并行的教育体系地位。2003年芬兰修改《多科技术学院法》,赋予应用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士学位的授予权,2005年芬兰再次修订法律,应用技术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被认为是这些国家能够有效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秘密武器之一,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最近几年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这些国家的排名都在世界前列,其中瑞士连续多年排在第一位。

对于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严欣平校长建议说,要从法律上解决应用技术大学的地位问题,从舆论上解决应用技术大学的声誉问题,从招生、就业改革上解决应用技术大学的生源问题,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上解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层次问题,从拨款机制上解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费问题,才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批成功的应用技术大学。

如果没有国家的顶层设计,仅依靠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地方高校自身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财力支持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势必出现应用技术大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反而对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改革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回应这个问题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陈锋副司长表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教育改革“深水区”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部在引领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之上,正在研究制定整个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方案,将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统筹权,支持省级政府因省制宜、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同时,在改革的进程中,有的省走得快一点、有的省走得慢一点,都是正常的。只要方向正确、步子稳妥,就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陈锋用排队的例子来解释部分地方高校面临的形势:当大学队伍排得很长时,经常会打开一个新的窗口,谁会最积极地跑过去?常常是排在每个队伍最后的人,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新的窗口,变成排在最前面的人;谁是最犹豫的人?往往是排在每个队伍中间的人,他们患得患失,可是只要稍许错过时间,就变成了队伍中最后的人。

“在任何一次重大变革中,机遇永远只有短暂的时间窗。中国高等教育新的改革窗口已经打开,每一所学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领导者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思考未来五年、十年,你的学校将会排在队伍什么地方?”陈锋说。

作者: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3698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工作处)     备案:湘ISO60001备     后台管理